釀酒設備釀造白酒的制酒工藝是名優質白酒的關鍵。制酒工藝包括原料粉碎宜細、輔料清蒸、糊化要透,合理配料、低溫發酵、緩火蒸餾等。
合理配料,是制酒工藝的基礎。配料是否妥當,具體表現為入窖淀粉濃度,即填料、原料、酒醅和水四者之間的關系。
窖池前火猛,主發酵提前,發酵過早停頓,升酸大,不但本排少產酒,下排產酒更少。
造成原因有:用曲多、溫度高、水分大等。其中,回醅小,入窖淀粉濃度大是主要因素。中型發酵試驗證明,酒精份含量隨著淀粉濃度增加而提高,但折成原料計,酒精生成則隨淀粉濃度增加而大幅度下降。根據實踐,糧食淀粉含量65%以上,糧醅比在1:5、淀粉60%以上,糧醅比在1:4.5、淀粉50%以上,糧醅比在1:4,是保持白酒優質高產最適宜的條件。
加大回醅量,可以控制窖內升酸、合理利用淀粉,達到扔糟淀粉低,使酒的香味濃郁。淀粉濃度高,超過曲子、酵母的作用能力,勢必窖內酸度升高,殘余淀粉多,造成多投料也不能產好酒。適宜的酸度可以增加酶活性和減少純化并能有效地抑制雜菌。為了達到入窖淀粉濃度和酸度的適宜要求,以加大回醅量,調節配料比例是固態發酵優質高產的主要手段。
調整淀粉濃度,一是回醅,二是用輔料,前者是主要的,后者要恰如其分,應保證酒醅質量才能體現大回醅的好處。但必須適當,否則造成入窖酸度高,材料發不起,危害也不淺。大回醅的界限一是調備容積;二是對一定的入池溫度應達到適當的淀粉濃度;三是要達到適宜的入池酸度。回醅要注意與輔料間保持恰當的比例,因輔料加入可引起填充和沖淡淀粉濃度的作用,而底醅加入還加大了酒醅酸度。所以,回醅必須視酸度所能容納的限度而定。
再者減糠發酵,增加回醅,大曲酒用輔料控制在15%為宜。當然,輔料多,便于操作,但排雜不徹底也易影響質量。
低溫發酵,是保持白酒優質高產的有效措施。低溫入窖(溫不低)可以使淀粉酶不易破壞,營養物質被雜菌利用的機會大大減少,并控制窖內升酸,使酵母菌的活力耐酒精力強。不僅保證本排正常發酵,而且使下排入窖酒醅酸度不高,為白酒正常發酵提供了良好條件。
白酒中的苦味成分,如高級醇(異丁醇、正丙醇等)、少量的單寧,較多的酚類化合物及糠醛等的生成會因所用的原料品種、酵母菌種不同而有所差異,當這兩個條件相同時,苦味成分的多少主要與發酵速度、入窖溫度有關。發酵快,可加速蛋白質分解,促進高級醇生成,但不利于酒中甜味物質生成,遮掩不了苦味。
在一定限度內,發酵速度與溫度成正比。由于在釀造過程中,淀粉變糖,糖變酒,必須產生熱量,從而升高窖內溫度。入窖溫度過高,可加速酶活力,但很快趨于衰弱;入窖溫度低,糖化發酵作用緩慢,使發酵時間延長,仍然可以達到正常發酵。
生產實踐證明,輔料、水分、溫度三者在釀酒配比中是正比例關系,即輔料多、水分大、溫度高;反之,輔料少、水分小、溫度低。輔料、水分、溫度與產品質量則成反比關系,即輔料多、水分大、溫度高,則酒的質量差。反之,產品質量好,出酒率也高。當然,水分過小,達不到發酵要求,酒的風味也差。輔料過少,達不到疏松程度,易造成蒸餾效率低,糖化發酵不良。
釀酒設備咨詢網站:http://www.www.shenglinjk.com/